王愈诗:清静无为寡欲不争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原创文章

我是紫西道人王愈诗。很多缘主对于道教心生向往,却苦于不得其门。道藏三洞四辅十二部,浩渺瀚海。小道今天浅谈一下对清静无为,寡欲不争的理解,希望能与诸位缘主共同学习理解。

道教认为,“清静”是道”的根本。万物只有在“清静”的状态中,“道"オ会来居。于是,“清静”成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。而这种思想,追跟寻源,还是出自《道德经》。

《史记太史公自序》说:“李耳无为自化,清静自正”。道教强调“清静”,目的是为了“真思志道,学知清静”。《老子想尔注》主张:人法天地,故不得燥处。常清静为务。还指出:“道常无欲乐清净,故另天地常止。这是说,学道的人只有“无欲,而清静”,才算符合“道”的规律,才有可能得道。道教认为,学道者只有先做到了“寡欲”和“无为”,才有做到“清静”的可能。

而无为的思想,源于《道德经》说: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……使夫知者不敢为也,为无为,则无不治”。早期道教以“"无为”作为得道意、得天心、致太平的根本。《淮南子原道》说:“所谓无为者,不先物为也;所谓无不为者,因物之所为”。魏晋以后,“无为”逐渐成了。

道教社会观的基础。河上公的《老子注》声称:“法道无为,治身则有益精神,治国则有益万民”。所谓“治身”的“无为”,应当“无为事主,无为事师,寂若无人,至于无为,这样オ能全身、去危、离咎。所谓“治国”的“无为”,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,这样才能使黎民。

百姓得益。怎样才能做到“无为”呢?《云笈七签》指出:"欲求怎先当避害。何者?远嫌疑、远小人、远苟得、远行止;慎口食、慎舌利、慎处闹、慎力斗。常思过失,改而从善。又能通天文、通地理、通人事、通鬼神、通时机、通术数。是则与圣齐功,与天同德矣”?可见道教的”无为”,井非消极避世,而是应该努力学习,积极进取,通晓自然和社会,善于处理人际关系,所以说,“无为”并非无所作为,什么事情都不做;而是应该按道”行事,处世立命,必须摒弃妄自作为,远祸慎行,追求朴补素节俭、清静寡欲的境界。

所谓“寡欲”,就是少私欲或节欲。《老子》第十九章在谈到治理社会时,要求能够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”。道教将“寡欲”作为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,认为道教徒为人处世,应该时时节制个人的私欲。唐宋以后,“寡欲”与内修术结合在一起,从而要求修道者,“在物而心不染,处动而神不乱,无事而不为,无时而不寂”,达到“无欲”的清高境界。《道德经》所说的“寡欲”,其实并不是“"绝欲”、“无欲”的意思,只不过是应该“"去甚、去窘、去泰”,即不极端、不奢侈、不过分。

特别是现代社会,要求学道者绝对“无欲”是不现实的。在道教教义中,“不争”则是人们顺乎天理而不强求的原则。而这种原则,是天地万物的运行以及人的为人处世都必须遵循的。《老子想尔注》说:“"圣人不与俗人争,有争,避之高逝,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?"并指出:“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,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,不食五味以恣,衣弊履穿,不与俗争”。《云笈七签》有:“太上日: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故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,是以有兵甲而无所陈之,以其不争。夫者,人之所不争;垢辱者,人之所不欲。能受人所不欲则足矣”。

大家都知道,俗人所不争的事物,一般都是不祥的;俗人所不欲的事物,基本都是垢辱的。道教徒的“不争,还不仅仅是谦让,而且还得一心为善,绝不造恶。道教认为一个为善的道教徒,即使“不争”,也不会不胜利;即使“不言”,也会有响应的人。这是因为,“不争”的高尚行为,自然会感动周围的人。“不争”本身是无声的语言,标志着一个道教徒的思想境界。

以上就是小道对于谈清静无为;寡欲不争的浅解,如有不妥,还请不吝指正。​​​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